是否改革关乎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兴衰
来源:ANBOUND 时间:2011-11-23
中国经济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这可能已经超过我们想象。警惕“失去的十年”的呼声在全球各地此起彼伏。2010年5月,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就曾对发达国家发出警告,日益被随后爆发的欧美债危机所印证。进入今年11月,先是德国总理默克尔警告欧洲经济十年后才可能好转,随后IMF总裁拉加德也开始担忧全球经济出现“失去的十年”。
全球经济的严峻形势,新兴国家也日益卷入其中。早在今年8月末,美国《新闻周刊》就曾警告中国也将面临“失去的十年”。当下,明年经济走缓基本已成中国各界共识。国外因素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出现。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9.4%,但是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是-0.1%,经常项目中服务贸易逆差季度环比不断扩大,收益逆差也开始出现。随着欧美债务危机的恶化,这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将不断扩大。
中国在无法靠外需拉动经济之时,将更多依靠内需来发展经济。中国无法持续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所引发的泡沫尚需消化,地方债、铁道部债券和房地产泡沫都正在消肿。于是,扩内需成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的关键。
问题在于,扩内需靠的是什么,指望7亿农民兄弟做主力看来是不行了。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已经把年人均纯收入不足6000元的农民腰包掏得差不多了;支撑农民消费来源还得靠打工收入,靠的还是解决了中国近80%就业的民营企业。这意味着,扩大内需,不管是农村市场,还是城镇市场,必须扶持民营企业。
目前,在国进民退之下,国有企业占有大部分经济资源。但经济形势不好,国有企业也面临严峻考验。前10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单月利润连续第4个月环比下降,经营成本同比增长24.4%。缺乏垄断资源和融资困难的民营企业日子就更难过了。根据11月1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企业调查报告,目前“停产”“半停产”的企业占17.6%,比2010年提高了6.4个百分点;从不同规模看,小型企业“停产”或“半停产”比重为20.9%,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
尽管如此,2010年中国的宏观税负还是达到了GDP的26.4%,多项调查显示民营企业的税负已经高达利润的一半。这支撑了全国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3万元达到今年的11万亿。
从历史来看,正是90年代国企的抓大放小,让中国经济得以恢复活力并实现了多达10年的高速增长。也正是近几年尤其是2008年以来的国进民退,让中国的民生重陷日渐紧张的局面。不仅穷人骂娘,富人也在骂娘。减税增支已经成了各界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调和预调的共识。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在内部讨论中指出,未来十年中国将会为前一时期的国进民退而捶胸顿足!在国际形势吃紧,国内投资环境持续恶化的未来,外资净流入的趋势可能持续逆转,10月份外资流出1800亿元即是明证。于是,中国经济靠的只能是内需了。但扩内需必须要有钱才行,而且必须得老百姓有钱才行,这就要靠民营企业,必须要培养一些有经营规划的民营大集团。但民营企业已经从过去的正规军变成了现在的游击队。中国现在能在舞台上露脸的民营企业家还是那些改革开放初期的那些“老人”,有大批新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代表吗?没有。如此下去,中国经济发展会真有垮台的可能。
要改变这种局面,中国必须深化市场改革。坦率而言,可能是经济比较好,同时大事比较多的原因,本届中国政府在改革问题上倾注的精力有限。但下一届中国政府再不改革,问题可能会比较严重。中国经济有增长潜力,中国市场的潜力也很大,但这些东西要变成现实,都需要中国有更加宽松的市场化环境。举例来说,在下一阶段,中国的反垄断已不是个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了,这关系到中国未来十年能否保持经济持续的活力以及社会稳定。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如果民营企业始终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内市场舞台上始终只是一群国企大佬在晃荡,中国经济肯定会有麻烦。这是关乎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兴衰的大问题。(AYZR)
Copyright(C) 2006 Librar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曙光路73号2088室
电话:0571-87988029 传真:0571-87988117